默森教育遇见默森,遇见最好的自己!

免费咨询热线

0311-80667044

当前位置 : 主页 » 护士资格证 » 护资资讯 »

教师资格证

教资备考 / JiaoZiBeiKao

【2020】初中语文《木兰诗》 教师资格证面试模板

2022-01-05 17:40:37 来源:未知

初中语文《木兰诗》

木兰诗.jpg


    二、考题解析

    【教学过程】

    (一)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

    教师播放动画片《花木兰》片段,学生欣赏。随后讲故事:千百年来,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,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。可见,花木兰“替父从军”的故事流芳百世,流传海外。

   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——《木兰诗》。(板书课题)

    (二)通读全文,整体感知

    1.诗歌诵读

    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,帮助学生疏通文义。(重点点拨:惟、愿、市、旦、度、策、强、将、著、贴、火、走、安等词语。)

    ②学生自由朗读,读准字音,把握情感。

    2.整体感悟

    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,学生概述故事情节。

    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,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。

    明确:

    第一部分(1—3段)――替父从军

    第二部分(第4段)――十年征战

    第三部分(5—6段)――胜利归来

    第四部分(第7段)――结尾附文

    (三)细读课文,深入研读

    1.用PPT展示如下问题,请学生在同桌之间讨论,教师点名回答并进行点拨。

    ①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?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?

    a.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。”-—勤劳孝顺

    b.“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”“愿”——勇敢坚毅,忠孝两全

    c.“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”——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

    d.“木兰不用尚书郎,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”——不慕荣华富贵,甘愿过普通百姓的生活。

    e.“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忙,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”——机智、谨慎

    ——花木兰形象:深明大义、果敢坚强、英勇善战、不慕名利、谨慎机敏。

    教师小结: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,因为她是既有女儿情怀,更具有英雄气概,是古代杰出巾帼英雄的代表,从代父从军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。

    2.品味语言

    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,并说明理由。

    例如:“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”“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”“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”(介绍对偶、夸张、互文)

    (教师总结: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,生活之苦,战斗之多,时间之长,战况之烈,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,可见语言精炼,字字千金。)

    (四)拓展延伸

    详略手法: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?为什么要这样安排?学生四人一组讨论,教师总结明确。

    (五)小结作业

    1.描写家人团聚场面,字数300字。

    2.背诵全诗。

木兰诗2.jpg

   

【答辩题目解析】

    1.请问你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,为什么这样设计?

    【参考答案】

    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,我设计了三维教学目标,分别是知识和能力、过程和方法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。

    首先是知识和能力目标: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“惟、愿、市、旦、度、策、强、将、著、贴、火、走、安”等,掌握它们的读音、词义,能自己阅读、释义、翻译这篇文言文。所以通过学习课文,学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知识是我这节课的基本目标。

    其次是过程和方法目标:首先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,赏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;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儿女情怀和英雄气概;通过小组合作学习,自主探究本文详略的安排,体会作者用意及表达效果。

    最后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:花木兰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民一直称颂的女中豪杰,体会她替父从军的刚毅勇敢的性格具有重要意义;通过本文的品读,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爱国精神。

   2.请简要介绍一下乐府诗。

    【参考答案】

    “乐府”本是官署的名称,负责制谱度曲,训练乐工,采辑诗歌民谣,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,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,考见政治得失。两汉的“乐府”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、演奏新的歌舞外,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。汉武帝采诗,除为考察民隐外,亦在丰富乐府的乐章,以供娱乐;魏晋六朝时,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。继《诗经》《楚辞》之后,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,叫做“乐府”;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;宋元以后也称词,曲为乐府。



温馨提示:

1、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默森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。

2、本站文章部分转载自网络,版权等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
手机微信扫一扫

  • 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
  • 咨询更多教育相关问题

新浪微博扫一扫

  • 关注默森微博官方公众号
  • 及时获取更多教育资讯